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
索引号: MC001-C0000/2017-00026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政府办 发文日期 2017-04-28
文号: 泰高政办发〔2017〕36号 文件下载

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州市高港区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泰高政办发〔2017〕36号

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泰州市高港区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

专项规划的通知


各园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各委办局,区各直属单位:

《泰州市高港区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泰州市高港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4月25日


高港区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高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谱写“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高港篇章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本规划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面向“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高港”和全面深化改革任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江苏省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和《江苏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5-2020年)》《江苏省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4—2020年)》《智慧江苏建设行动方案(2014-2016年)》《中共泰州市高港区委关于制定高港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进行编制,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泰州市高港区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高港气象事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全区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为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1.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初步建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不断完善,气象灾害组织体系、监测预警、风险评估、科普宣传、应急联动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初步形成。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党和政府全局工作部署,更好地融入了高港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区、镇、村三级气象应急体系和应急管理指挥机构基本建立,部门内及部门间的应急联动和响应机制更加健全。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组织体系的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初步建成,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预警信息发布覆盖面和时效性显著提升。

2.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气象工作真正融入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各行各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以及农业气象、环境、水文、交通、城市运行保障等重点领域气象服务关键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决策气象服务能力增强,雾霾天气观测和预报能力得到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水平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两个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工作不断加强,为增强农业抵抗自然风险能力、实行农业丰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3.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气象监测能力进一步提高,区域自动气象站稳定运行,自动气象站维护工作实行了社会化保障,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强化。建成一体化业务运行平台,新建自动气象站4套,气象数据纳入省及国家业务系统。气象预报产品多样化,天气预报准确率及天气预报的时间及空间尺度稳定提高。气象预报时效延长到72小时,实行了间隔12小时的分段预报,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成效显著,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提升。

4.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加强。加强部门信息公开工作,建立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做好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梳理、精简及承接工作,完善行政审批流程,对建设工程项目开展并联审批,认真履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意识明显增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能力明显提高。

(二)存在的薄弱环节

“十二五”期间,气象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面对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和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四个目标”的新要求,高港气象事业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1.气象预测和服务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预报预测精细化程度和准确率与公众及各行各业的期望还有差距,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体系仍需完善。网格化城乡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仍处于完善阶段,防灾减灾城乡一体化与社会需求仍有差距。为农服务“两个体系”运维机制尚不完善。大气污染防治、人工影响天气等生态文明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交通、沿江、现代健康农业等专项服务能力亟待加强。

2.综合观测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沿江站点稀少,存在较大监测盲区;云、天气现象等项目自动观测水平较低,无冻土、电线积冰、日照等观测项目;未能实现多种数据融合,数据应用水平不高。信息化集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科学有序的标准体系和管理机制尚未形成,扁平化的信息流程仍不完善,数据质量和数据价值亟需挖掘,基础设施资源的共享和服务能力与业务需求存在差距。

3.气象科学管理能力与全面履行政府管理职能还有差距。气象行政管理体制不尽完善,重事前审批、轻事中事后监管的状态仍未扭转,全面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公共服务和管理职能的能力有待提高。社会力量参与气象服务活力不足,气象服务市场监管力度不够。统筹部门、市场、社会力量共同推动气象现代化的工作格局尚未完全形成,气象事业发展还存在区域不平衡现象,气象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晰,双重计划体制和相应的财务渠道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十三五”时期高港气象事业面临的新形势

1.高港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工作提出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为谱写“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高港篇章保驾护航,要求不断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不断提升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不断提高气象服务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在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等方面对气象保障服务提出了新要求;“智慧高港”建设在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对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和气象服务均等化提出了新要求;“港口名城”建设在港口规划、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对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要求等。

2.进一步丰富气象现代化内涵的持续要求《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均明确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奋斗目标。经过“十二五”的建设,我区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础设施、基本条件已达到一定的水平,然而进一步丰富气象现代化的内涵,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协同推进、提质增效。需要突出精细化预报和服务体系的建设重点,向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的方向持续推进,不断提升现代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要求随着国家各项改革举措的不断出台和深入推进,特别是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等一系列举措,给气象改革发展带来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中国气象局出台了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意见,要求积极推进气象服务体制改革、深化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探索气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影响和制约高港气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矛盾,如气象服务能力与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气象科技水平和业务能力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气象管理能力与全面履行气象行政管理职能不相适应的矛盾,亟需通过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加以解决。

二、发展目标与理念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以精细化预报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抓手、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制化,大力发展智慧气象,建设全国领先的,具有高港特色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为建设省级高港现代农业产业园、长江经济带“港口名城”和创成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高港全面建成“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小康社会提供一流气象保障。

(二)发展理念

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创新发展。把创新发展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科技引领,突出创新驱动,更加依靠科技和人才,努力在关键科学领域及核心业务技术方面实现新突破。

协调发展。充分考虑环境、条件和形势,注重系统、领域、区域、环节间的有机联系和内在统一,建立系统思维和整体意识,补齐发展短板、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推动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气象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绿色发展。紧密围绕广大人民群众对蓝天绿水的期望,在气象服务中关注热点、突出重点,更加重视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服务和保障,更加注重气象现代化建设中的人与自然和谐。

开放发展。把气象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不断审视和定位,不断增强开放发展的意识和理念,及时感知、跟踪把握科技的进步、市场的导向和资源的高地,在扩大开放中增创发展新优势。

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大力提升气象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使人民群众共享气象现代化的发展成果。要实现气象部门资源与社会、市场的充分融合与共享。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立体系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与气象现代化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为实现气象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形成政府主导、气象事业单位为主体、社会多元参与、适应需求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及保障有力、运行高效、监管到位的现代气象管理体系。气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气象综合实力、气象创新活力和气象工作贡献力明显增强。

一是气象现代化水平继续提高建成布局科学、技术先进、功能完善、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可靠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观测业务基本自动化,基本建成部门主导、行业协作、社会参与的观测与保障体系。建立较为完善的“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的气象要素和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系统。建成面向民生的气象数据和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人才结构继续优化、整体素质提高,基本适应现代气象业务和管理发展需要。

二是公共气象服务更加普惠高效。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内涵和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进一步完善;部门间应急联动防御机制得到有效落实。气象预警信息基本实现公众全覆盖;重大活动和重大突发事件气象保障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保基本促公平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形成,产品更加多样、方式更加智慧。开放有序多元化的新型气象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市场作用得到体现。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定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效益显著提高。

三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明显提升。围绕气候安全保障和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决策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建设完善气候服务系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与应对能力、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显著增强。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能力不断提升,水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云水资源利用等业务能力显著增强,保障高港GDP绿色发展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四是发展环境与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完善。地方性气象法规、规章及制度体系更加完备,依法履行气象职责基础坚实;气象部门法定权力和责任得到有效落实,气象工作法治化水平提高;行政审批更加高效、规范,依法管理气象事务水平明显增强。公共财政保障机制更加健全,中央和地方气象事权与支出责任更加清晰;气象预算管理体系更加规范高效,气象事业公共财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基层台站综合能力继续增强,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得到有效保护;一流气象台站基本建成,支撑气象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文明台站建设跨上新台阶,台站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升。部门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十三五”气象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主要指标

目标值

1

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

≥95%

2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

稳定在86%以上

3

气象灾害损失占GDP的比重

<1%

4

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

≥87%

5

无缝隙预报产品时效

10天

6

灾害性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

≥30分钟

7

短期气候预测水平

≥78%

8

台站基础设施达标率

≥95%

三、主要任务

“十三五”期间气象工作要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保持现代化的定力,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大力发展智慧气象,不断提升气象保障高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一)强化预报预测能力

完善无缝隙集约化预报预测体系。“强化两头,提高中间”,应用从分钟到月的无缝隙精细化预报预测产品,加强短时临近预警预报业务,提升灾害性天气中短期预报服务能力,完善环境、水文气象预报,大力发展基于影响的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开展2-24小时逐小时、24-72小时逐3小时、空间分辨率1公里的气象要素格点预报和突发灾害性天气落区格点预报;开展3-7天逐6小时、7-10天逐12小时、空间分辨率10公里的气象要素/站点预报;建立10-30天逐日更新的重要天气过程预报预测业务;开展全区月、季、年气温、降水趋势预测,月预测逐旬、季节预测逐月滚动更新。完善气象灾害监测评估指标,强化灾害发生发展的定量化监测评估。发展月、季主要极端气候事件和灾害性气候事件定量化和概率预测业务。加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和临近预警业务,加快建设综合气象业务,构建与市局实时更新、同步共享、预报协同的业务流程。

强化智能化众创型业务系统应用。以市级客观化精细化预报技术体系建设为支撑,加强对客观化精准化预报产品解释应用。依托市级智能化众创型业务系统,鼓励预报预测科技人员自主研发或协作开发,面向业务需求,贡献微创意,共享微应用,在完善专题业务系统同时,繁荣众创平台的业务生态圈,形成众智发展、分享发展和循环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完善综合观测体系

完善观测系统。补充沿江气象观测站以及环境与生态气象观测站;提高观测自动化水平,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强化气象业务系统的运行监控、维修维护、计量检定等技术保障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气象业务系统的稳定性、可用性,观测数据及时性、准确性,继续推进气象装备社会化保障体系建设。

(三)提高生态气象保障能力

服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高大气环境气象监测、预报和评估能力,提高雾-霾预报、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空气质量预报,光化学烟雾(臭氧)预报水平。完善空气质量预报、重污染天气预警及产品制作、发布的综合业务服务系统。加强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强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服务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推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评估。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生态气象观测布局,提升生态气象监测能力,加强极端气候事件、生态安全事件的气象预警。

(四)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保障制度体系

强化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建成覆盖城乡的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发挥政府在防灾减灾中的主导作用,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府绩效考核和公共财政预算。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深化防灾减灾资源整合。

提升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成部门联合、上下衔接、管理规范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充分发挥新媒体和社会传播资源作用,形成气象灾害等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的立体网络,实现预警信息接收广覆盖。

强化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建立规范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金融保险的作用,推进气象灾害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完成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成分灾种、精细化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建立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和基于影响的气象预报业务,实现从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向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转变。开展暴雨等主要气象灾害的定量化风险评估。

(五)推进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

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方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财政保障体系。发挥气象事业单位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主体作用,建成适应需求、快速响应、集约高效的新型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体系。培育气象服务市场主体,激发气象行业协会、社会组织以及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的活力。

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气象服务。提高城市防灾减灾精细化气象服务水平,将气象服务纳入城乡“网格化”管理平台。提高城市防御内涝、雷电、风灾、高温等气象灾害的能力。完善城市“生命线”和重大活动气象服务管理运行机制。深化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创新为农服务机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精细化、个性化、“直通式”的气象服务业务。

增强公民气象科学素养。加强和改进气象科普工作,提高公众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和意识水平,广泛借助社会资源提高气象科学知识的社会普及程度。

(六)构建人人享有、人人参与的智慧气象

实施“互联网+气象”战略。通过“互联网+”实现与气象活动相关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从各种终端持续获取全面感知数据,通过对各类数据和信息“融合贯通”以及数值模式、大数据技术和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实现数据和信息的集中、整合、共享、挖掘。

实施互联网气象平台战略。打破信息不对称,消除服务与用户的距离,让用户直接表达需求,参与服务产品的设计,直接根据用户的需求定制个性化的气象服务产品,为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指导生产生活等提供个性化的气象服务。

(七)构建开放的气象服务体系

培育商业化气象服务市场,规范市场秩序。鼓励公平竞争,建立商业性气象服务组织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和力量,实现气象服务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提高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规范和引导社会力量开展装备保障和志愿观测活动。

(八)开放合作,融合发展

积极主动服务全区发展战略需求,以开放姿态参与和保障服务长江经济带战略。充分利用气象部门管理体制在区域协同合作方面的优势,推进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气象保障服务的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与环保、海事和交通等部门合作,推进区域环境气象预报预警和应急联动流程建设。合理配置行业资源,完善跨部门的互动合作机制。引导和激励部门外优势资源参与气象重大核心任务协调公关。强化气象部门技术创新与应用主体地位,健全科研与业务深度融合机制,促进各创新主体间的有效互动,强化知识流动、人才培养、科技和信息资源共享,推动跨部门跨行业协同创新。

(九)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科技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发展工作机制和政策,拓宽人才发现渠道,不断调整优化人才结构;健全以提高核心科技水平、实际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考评体系,建立激励机制;营造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

(十)提高信息化水平

提升信息网络集约化水平和支撑能力。推动气象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形成业务和服务“云+网+端”新模式。进一步优化、升级和完善气象通信网络,提升气象数据传输能力和质量。

(十一)全面推进气象法制建设

坚持法治思维和方式,依法履行气象行政管理职责,依法加强气象部门自身建设,依法推进气象现代化和深化气象改革,努力实现气象工作法治化。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强化气象灾害安全监督管理职能,完善气象窗口服务功能,提高气象普法实效,营造与气象法治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氛围。

四、重点工程

围绕全面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和气象核心需求,以最急需、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和领域为重点,积极推进以下四个重大工程建设。

一)精细化气象预测工程

全面、准确、及时的气象实况信息是开展天气预警预报、气象决策服务、气象公众服务、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完善的观测站网、强大的观测能力和完善的观测数据、智能化的业务平台、精细化的预报服务是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保证。精细化气象预测工程建设内容如下:

完善地面气象观测系统。强化观测网建设,观测密度按5-10公里为标准布设观测网络,建成一个集成云量云高、能见度、天气现象以及固态降水、蒸发、日照观测能力的自动化地面综合观测系统。建设移动气象观测站,提升定点观测能力尤其是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气象观测能力。

研发气象次生灾害预报系统。针对灾害性、高影响天气引发的洪涝、城市积涝等次生气象灾害,研制量化预报预警分系统,为区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建设智能化一体化预报业务平台。基于各专业专项预报系统及信息,建立和完善一体化的智能预报业务平台,实现大数据快速应用、产品多维展示、格点站点编辑、落区与格点站点相互反演、格点与文字产品智能转换。

(二)“港口名城”气象保障工程

以新型探测技术为基础,以现代通信网络技术为支撑,融合相关行业数据、地理信息等社会数据,整合“十二五”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的气象应用,保障高港区全力打造长江下游航运中心节点港区、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集聚区、江苏承南启北的传导区,着力建成长江经济带“港口名城”和创成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服务。“港口名城”气象保障工程建设内容如下:

生态与环境气象服务系统。在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建设环境气象自动站,对江、河、湖区开展生态自动观测。完善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业务体系,开展空气质量、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酸雨和雾霾预报预警、健康气象和环境气象指数预报以及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应急保障服务。

港口建设气象保障系统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完善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需求的现代化气象保障体系。提高气象保障的综合监测能力、气象预警与气候影响评估能力,开展气象服务需求调查和气象服务技术研究,形成针对性气象服务产品,重点打造航道气象安全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生产仓储物流气象服务系统,改善气象服务手段,利用社会资源,提高为沿江基础产业带、沿江城镇密集带、沿江现代物流网的气象保障能力与港口建设服务能力。

省级高港现代农业产业园气象服务系统。以发展健康农业为引领,对接优质粮食、绿色果树、中医药药材种植、花卉苗木、水产养殖等基地建设,开展小气候观测与研究,为种养殖品种品质、产量的提高提供支撑;开展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提高种养殖品种抵御气象灾害风险的能力,提升保障省级高港现代农业产业园气象服务能力。

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气象服务系统。以气候影响评价和气候资源可支撑能力评估为抓手,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和防雷安全保障机制,开展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服务保障特色产业建设发展调查研究,形成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气候评估专业服务系统。

(三)智慧气象服务工程

信息化是覆盖气象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智慧化是气象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加快智慧气象建设是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顺应现代气象科技发展和信息技术变革新形势的迫切需要。以数值模式预报为基础的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多源观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面向不同用户需求的气象服务都离不开信息化支撑。智慧气象服务工程建设内容如下:

智慧化气象预报业务系统。建设面向新型城镇化、细化到重点城镇小时级精细化天气预报系统。应用多源资料融合技术,建立和改善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系统,开展定量的精细化预报业务,提供逐3小时、空间分辨率为1-3公里的,涵盖天气要素和灾害性天气的精细化、无缝隙、格点化、数字化的预报产品体系。

建设城市安全气象保障系统。面向城市防洪排涝、地质灾害防御等防灾减灾工作,围绕交通、电力、能源等城市运行安全保障工作,研发精细化、网格化和更具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产品,服务于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

完善防雷减灾信息保障系统。完善三维雷电与大气电场观测网建设。建立雷电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建立防雷重点单位和场所的防雷装置运行管理信息资料库。建立防雷重点企事业单位,防雷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及技术规范。建立健全防雷安全管理诚信体系。开展防雷重点区域的雷击风险评估。

建设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平台。开展针对具体承灾对象的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构建基于气象大数据、高分辨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空间遥感信息的气象灾害风险动态评估平台。建设气象灾害风险区划、评估体系、制定业务规范、流程和标准,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平台。建立分灾种的气象灾害综合评估系统、分行业的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系统。

建设城乡一体化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系统。制定城乡一体化的气象服务标准,建设产品制作发布平台和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系统,建立服务效益评估系统和反馈机制。加强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气象应急装备建设,提升气象应急能力和应急服务水平。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加大气象科普投入,建设气象科普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灾害防御宣传活动。

(四)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气象台站基础设施既是承载现代气象业务的重要基础,又是气象部门履行职能,提高工作效率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更是衡量气象现代化水平和气象事业发展实力的重要指标。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内容如下:

探测环境保护工程。对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或者城市(镇)总体规划变化等原因,气象探测环境已经遭受严重破坏或即将遭到重大破坏的(含无线电频率干扰等电磁环境变化),且无法采取补救措施,失去治理和恢复可能的气象台站,实行观测场迁移调整。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完成永安洲镇自动气象站的搬迁工作,并建立气象探测环境专项保护规划。

台站改造工程。开展基础设施综合改造,组织开展业务工作区的建筑围护结构和空调、照明等重点耗能系统的节能改造,推广应用高效照明产品;根据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对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实施台站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以适应气象事业的发展需求。加强气象文化建设,提升文明台站建设水平。

五、重大政策

(一)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开放多元有序的新型气象服务体系

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围绕更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气象事业单位主体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创造有利于多元主体参与、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引入市场机制激发气象服务发展活力,增强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健全公共气象服务运行机制,发挥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职能和作用,推进公共气象服务的规模化、现代化和社会化发展。逐步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气象服务市场,形成适应需求、保障有力、监管到位、服务优良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

(二)落实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推动完善气象事业公共财政保障机制

研究梳理气象管理和服务事项,建立动态事权与支出责任清单,探索建立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应国家财税改革,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建立综合预算管理机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将气象事业经费纳入当地政府公共财政预算,推进地方政府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气象公共财政保障机制。

(三)建立气象业务运行社会化保障机制,引导市场在气象业务运行保障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培育和运用社会力量,扩大开放合作范围,推进气象业务运行社会化保障机制改革。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气象信息和综合观测系统的设计、建设、保障各个环节。全面开放企业和社会力量承担气象观测设备、气象信息传播设施、灾害性天气辅助观测系统的维护保障工作。研究建立“职责明确、响应迅速、布局合理、保障有力”的现代气象业务社会化保障体系。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规划任务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公益事业,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气象工作的组织领导,将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当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纲要,分解落实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将气象工作纳入区政府的工作计划,完成规划所确定的各项任务。

(二)健全法规体系,优化发展环境

健全与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标准体系,强化气象行政管理体系和依法行政工作,推进气象业务服务和气象社会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强气象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促进部门和谐。

(三)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投资绩效

进一步完善市区共建机制,积极推进综合预算,提高气象公共财政保障能力。把气象事业发展支出纳入地方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突出重点,优化气象建设投资结构,统筹安排规划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加强气象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确保资金安全,提高投资效益。

(四)扩大开放合作,推进共建共享

继续加强和不断深化相关部门、行业、高校、科研业务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的交流与合作,重点推进重大气象科技攻关、气象监测设施建设、提高气象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合作。建立和完善气象共建共享机制,努力动员全社会力量,充分运用公共资源,加快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气象技术装备、预测预报科技水平。

(五)加强党建和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和审计的职能作用,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发挥共青团、工会、学会等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气象宣传科普工作,广泛传播气象文化知识。加强气象文化品牌建设,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大力弘扬气象精神。


附件:重点建设项目表



附件

重点建设项目表

一、精细化气象预测工程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

1

完善地面气象观测系统

建设1个国家级地面全要素自动观测站;升级区域气象观测网;建设移动气象观测站。完善气象装备运行的社会化保障机制。

2

研发气象次生灾害预报系统

针对灾害性、高影响天气引发的洪涝、城市积涝等次生气象灾害,研制量化预报预警分系统。

3

建设智能化一体化预报业务平台

基于各专业专项预报系统及信息,建立和完善一体化的智能化预报业务平台,实现大数据快速应用、产品多维展示、格点站点编辑、落区与格点站点相互反演、格点与文字产品智能转换。

二、“港口名城”气象保障工程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

1

建设生态与环境气象服务系统

在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建设环境气象自动站,对江、河、湖区开展生态自动观测。建立大气成分观测站并融入市局观网布局,完善高港区域大气环境的监测、预报、预警业务平台和大气污染风险动态评估平台。

2

港口建设气象保障系统

提高气象保障的综合监测能力、气象预警与气候影响评估能力,开展气象服务需求调查和气象服务技术研究,形成针对性气象服务产品,重点打造航道气象安全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生产仓储物流气象服务系统,升级气象服务手段。

3

建设省级高港现代农业产业园气象服务系统

对接优质粮食、绿色果树、中医药药材种植、花卉苗木、水产养殖等基地建设,开展小气候观测与研究,为种养殖品种品质、产量的提高提供支撑,提高种养殖品种抵御气象灾害风险的能力。加强与部门、保险公司联合,共同开发天气风险指数产品。

4

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气象服务系统

开展区域性气候影响评价,提升气候资源可支撑能力,开展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服务保障特色产业建设发展调查研究,建成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气候评估专业服务系统。

三、智慧气象服务工程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

1

智慧化气象预报业务系统

建设面向新型城镇化、细化到重点城镇小时级精细化天气预报系统。建立和改善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系统,开展定量的精细化预报业务。

2

建设城市安全气象保障系统

面向城市防洪排涝、地质灾害防御等防灾减灾工作,围绕交通、电力、能源等城市运行安全保障工作,研发精细化、网格化和更具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产品,服务于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

3

完善防雷减灾信息保障系统

完善三维雷电与大气电场观测网建设。建立雷电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建立防雷重点单位和场所的防雷装置运行管理信息资料库。建立防雷重点企事业单位,防雷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及技术规范。建立健全防雷安全管理诚信体系。开展防雷重点区域的雷击风险评估。

4

建设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平台

构建基于气象大数据、高分辨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空间遥感信息的气象灾害风险动态评估平台。建设气象灾害风险区划、评估体系、制定业务规范、流程和标准,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平台。建立分灾种的气象灾害综合评估系统、分行业的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系统。

5

建设城乡一体化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系统

制定城乡一体化的气象服务标准,建设产品制作发布平台和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系统,建立服务效益评估系统和反馈机制。加强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气象应急装备建设,提升气象应急能力和应急服务水平。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加大气象科普投入,建设气象科普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灾害防御宣传活动。

四、探测环境保护与台站建设工程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

1

观测环境保护

贯彻实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计划,有预见性地开展探测环境保护性征地(流转)。对因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或者城市(镇)总体规划变化等原因,气象探测环境已经遭受严重破坏或即将遭到重大破坏的,且无法采取补救措施的气象台站,逐步实施整体迁移。

2

台站改造工程

开展业务工作区的建筑围护结构和空调、照明等重点耗能系统的节能改造;根据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对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实施台站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加强气象文化建设。


bet365娱乐场开户办公室   2017年4月25日印发